景县召开智能灯杆展示中心设计规划会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0 次浏览
目前小基站部署方式主要分为抱杆安装、楼面安装和地面安装。基于智慧路灯的安装方式是抱杆安装的典型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1)供电优势:小基站与路灯的结合可以共用充电装"
目前小基站部署方式主要分为抱杆安装、楼面安装和地面安装。基于智慧路灯的安装方式是抱杆安装的典型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1)供电优势:小基站与路灯的结合可以共用充电装置,节约能源,解决了小基站单独部署的供电问题。
(2)管理智能:通过智慧路灯上的传感装置,可以方便的对小基站的运行状态、温度等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可以及时预警,同时也可以将各类监测数据传输至云端,便于分析和利用。
(3)覆盖密集:由于单个小基站目前覆盖范围不足200米,所以需要进行密集部署才可能全面覆盖盲点,而路灯分布均匀,间距不足百米,可以帮助小基站形成密集覆盖。
(4)节省空间:小基站与路灯的结合节省了单独部署所需的空间,能很大程度降低基站部署的物业协调难度。
(5)盲点覆盖: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往往是信号覆盖不好的地方,采用智慧路灯的安装方式有利于实现盲点覆盖。
按照当前三大运营商的规划,预计5G技术将在2020年正式开通商用,对搭载基站的智能路灯需求在近两年内爆发概率较大。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充电桩需求将大幅上升,而智能路灯灯杆,也可以作为充电桩最为便捷的载体而存在。
国际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罗百辉预测,2019年全球智慧路灯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由于城镇化及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预计中国智慧路灯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2020年,由5G基站建设带动的智慧路灯市场空间1176亿元,到2021年以智慧路灯为入口的各种硬件及服务的市场规模为3.7万亿元,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的20%。他认为,未来智慧路灯市场的“蛋糕”非常大,对于渐趋微利化的照明行业而言是一个机会。
另外,“多杆合一”到底能为城市节省多少额外的资源投入呢?或许可以从部分城市的相关项目做个大致的了解。
比如海南万宁市35公里滨海信息化公路示范项目中,公路沿线共建成44个通信杆塔与路政监控杆“合一”的综合杆塔。据测算,如果各自建设,海南铁塔和交通部门要分别建设44个和35个杆塔,“两杆合一”后总杆数可缩减4-5成,可节省投资近385万元。这还只是整合视频监控杆和通信杆两类杆的成本节省金额,还未叠加路灯、指示牌、信号灯等杆数。
不仅如此,除了能够减半实体资源投入之余,因为所有的设备均采用联网信息化部署,其所拥有的信息化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这些智能化设备可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第一手信息资源,这是传统人工现场巡查不可比拟的优势。
比如在设备运维方面,以成都市智慧路灯项目为例,智慧路灯系统不仅提高运维效率,同时可降低维护成本,减少费用支出,采用智慧路灯系统后,运维成本一年减少56%。
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点位密集,杆体数量庞大,且需要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完成建设,因此,推进“多杆合一”建设的过程可想而知并不容易。这其中涉及到多项城市公共设施的整合,每一套设备都有单独的线缆、网络需要铺设和设置,这需要联合多个部门进行资源共建。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参照深圳市城管局“多杆合一”项目采取的措施,首先对同类杆进行整合,然后再整合不同类杆。在"多杆合一"改造中,对路灯杆内线路的智能化或集成化改造将同时进行,以避免路面重复开挖。并且整个改造过程的成本投入巨大,据深圳市城管局消息,全市约24万个路灯杆的“多杆合一”改造初步测算的费用为500亿元左右。
巨大的投入,深圳市也更加强调这项工程要一步一步进行。万事开头难,但这个过程也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经历,只有当基础设施各系统之间都理顺了,才能进入到真正的信息化联网监管阶段。